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2025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9月25日,“创客天下・杭向未来 2025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外国人创新创业专场,留学人员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先进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数字医药、人形机器人三个专项赛同步举行决赛。此前在9月23日,类脑智能专项赛率先完成决赛。
至此,八个赛道排名前两名的项目,共16个项目晋级总决赛。9月27日,这16个项目将在中国数谷迎来“创客天下”大赛总决赛,决出一、二、三等奖,各级政策叠加,参赛项目落地杭州(杭州外教招聘)最高可获得超2000万元资金支持。
以0.02分“险胜”
杭州如何选项目?
在生命健康组别,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沈峰带来的新材料项目以0.02分之差胜出,拿到赛道第一名。看到成绩后,他长舒一口气:“今天的项目都非常优秀,竞争太激烈了,感觉每个项目都值得投。”
在人形机器人专项赛现场,甚至出现了两个项目同分的情况,9位评委进行二次打分。评委王伟说:“进入决赛的项目质量都很高,有的产业化前景好一点,有的技术壁垒高一点,很难取舍,根据分数晋级是非常公平的方式。”
本届大赛通过网络报名及定向邀请的方式,打开大门办赛,邀请有意创业或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和同行到场聆听。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直到比赛结束才离开。
“我带着神经音乐项目参赛,虽然没进入总决赛,但是认识了一群同行,交到了不少朋友。”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黄远辉现场变身社交达人,与大家互留联系方式。
“今天的决赛非常烧脑,项目涉及的技术都相当前沿。”生命健康组别评委代表这样评价。
该评委认为,创业的因素很多,除了考虑创新和技术,这次选手们带来的项目是否成熟也是评委们的重要考量。“我们看到一些创业者是非常用心在做,项目做了七八年时间,市场前景大,技术先进,而且一旦做成,前景非常广阔。对于这类项目,虽然周期长一些,也有一定风险,但我们是坚决鼓励的。”
数字经济组别评委、六和桥创投总经理杨文虎表示,大赛的评审标准精准聚焦“技术前沿性、商业前景、团队实力以及落地”四大核心维度,既关注项目的创新突破,更看重与杭州产业生态的匹配度,确保引进项目能真正服务本地发展。
海归们都带来了哪些新技术?
ICU里抢时间,短时间评估检测数千种药物
作为生命健康组别的第一名,沈峰带来的是一种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多达数千种药物的快速评估检测。
沈峰曾带学生去过上海交大合作的儿科医院,在那里,他看到ICU(重症监护室)里的儿童,因查不出感染源,不知道用什么药物,情况危急。
“当时的场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我也是在那时感受到了一种做医疗的使命感。”沈峰说,他们产品最大的优势是检测能够快速出结果。“对于ICU的孩子们来说,这至关重要。”
“在ICU每等待一小时,死亡率都是往上增加的。”沈峰认为,项目最大的意义,是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查明病因、指导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
机器人“焊工”,一气呵成完成焊接
在人工智能专项赛比赛现场,AI驱动的全能焊接与切割解决方案项目以全场最高分晋级总决赛。
“它是机器人里专门做焊工的。”项目负责人胡豪杰介绍说,秘诀就在“手眼足脑”与AI全方位协同赋能。
“眼”部搭载3D视觉扫描系统,能快速抓取工件细节,精准锁定焊点位置,瞬间生成理想焊接轨迹;“足”部仰仗SLAM自主导航模块,在复杂的车间能规避各种障碍物,灵动走位;“脑”部则是专业的RX焊接工艺库,依据工件材质、规格匹配最优工艺;而灵活的机械“手”,则精准执行发出的指令,一气呵成完成焊接。
侵入式脑机接口,恢复残障人士沟通交流能力
美国贝勒医学院的博士后郝耀耀带来的“NeuroVoxels:开启下一代脑机接口研究”项目获得类脑智能专项赛决赛第一名。
过去,脊髓损伤、渐冻症、失语症等患者能通过体外采集信号检测大脑基本状态,却无法传递患者意识。郝耀耀团队的项目,能够将芯片植入大脑皮层,通过脑电波信息直接翻译出对方想说的话。“我们的目标是让脑机接口从读懂意念到功能重塑,恢复残障人士的沟通交流能力。”郝耀耀说。
当下,杭州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动“类脑智能”这一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郝耀耀发现,“杭州还缺一家侵入式脑机接口代表企业,希望我们的产品未来能够成为植入式领域的典范。”